期刊简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前身为1956年创刊的《流行病学杂志》,为流行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高级专业学术期刊。以从事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流行病 学科研与教学的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按照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集中报道国内流行病学领域内重要的科研成果,重视现场流行病学调 查和监测,展现与流行病学相关的实验室科研报告,报道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综合反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64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338/R
邮发代号: 2-7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6450
- 国内刊号:11-23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
- 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前身为1956年创刊的《流行病学杂志》,为流行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高级专业学术期刊。以从事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流行病 学科研与教学的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按照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集中报道国内流行病学领域内重要的科研成果,重视现场流行病学调 查和监测,展现与流行病学相关的实验室科研报告,报道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综合反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1. 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练,结构严谨,重点突出,数据准确,统计学方法使用恰当。论著类稿件一般不超过6 000字(包括摘要及图、表和参考文献),并附相应的中、英文摘要(包括英文题名、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作者姓名),英文摘要可略详,摘要包含主要研究的具体数据或阳性发现;讲座、综述、会议纪要、临床病理(例)讨论类文稿字数可视情况而定。
2. 投稿方式:本刊采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远程稿件管理系统在线投、审、修改稿件。请登录本刊网站(http://chinaepi.icdc.cn),点击“在线投稿”或“作者登录”,链接至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远程稿件管理系统(http://cmaes.medline.org.cn)投稿。未注册者进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远程稿件管理系统进行注册并登录后投稿,注册为作者后选择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下载并填写《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并签章寄编辑部。来稿需经作者单位主管学术机构审核。投稿清单:①介绍信及授权书;②医学伦理知情同意书;③基金资助项目复印件;④作者利益冲突公开声明。其他要求详见本刊稿约。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发文量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
汉坦病毒N蛋白的重组表达及其用于IgM直接捕捉ELISA的建立和应用
目的克隆并表达汉坦病毒(HV)Z10株(HV-Z10)N蛋白(NP)编码基因,建立基于辣根过氧化酶(HRP)标记重组NP(rNP)的rNP-IgM直接捕捉ELISA,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清并评价其检测效果.方法PCR扩增HV-Z10株NP编码基因,基因工程方法构建NP编码基因原核表达系统pET28a-Z10N-E.coliBL21DE3.SDS-PAGE了解rNP表达情况,离子交换......
作者:朱函坪;姚苹苹;徐芳;翁景清;谢荣辉;陆群英;朱智勇;严杰 刊期: 2007- 07
-
一起学校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2000年3月10日至6月20日,宜宾县李场镇中心小学发生一起传入性风疹暴发。全校6个班共有师生323名,累计发病161例,罹患率达49.85%。以小学三、四、五年级发病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2.11%,无教师发病。男82例,女79例;发病年龄6~14岁,其中9~11岁占发病总数的77.64%。本次暴发出现两次发病高峰,第一次小高峰出现在4月20~30日,发病32例,占19.88%;第二次大高峰出现......
作者:戴维;王莉萍;朱正富 刊期: 2001- 01
-
Ⅱ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与合并肾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NIDDM)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对糖尿病肾病(DN)发生的影响.方法对合并有DN及未合并有DN的NIDDM患者进行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共106对.采用硫柳酸法测定24h尿中总蛋白含量,根据患DM以来(对于已患DN的患者,至其发生DN前),平均空腹血糖值(FBG)是否>140mg/dl来评估血糖控制情况.对资料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血糖控制情况与DN有......
作者:侯旭宏;王建华;冯凭 刊期: 2000- 04
-
甘肃省武威市城市与农村不同人群碘营养及甲状腺功能对比研究
目的分析甘肃省武威市城市和农村不同人群碘营养水平及甲状腺功能.方法于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抽取甘肃省武威市城市和农村8~10岁儿童、18~45岁成年人(不包括哺乳期妇女及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孕妇进行调查,采集样本人群一次随机尿样及空腹血样.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激素(FT4)、游离三碘腺原氨酸(FT3);放射免......
作者:王燕玲;窦瑜贵;朱小南;郑菁 刊期: 2015- 10
-
中国2015-2030年致死性道路交通伤害负担发展趋势预测
目的:预测2015-2030年中国致死性道路交通伤害负担的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查询联合国人口司、美国农业部、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能源基金会等机构研究,获取2015-203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机动化水平及教育水平预测值。将该预测值代入已构建的双对数模型,预测2015-2030中国年致死性道路交通伤害负担的预测值。结果2015-2030年中国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率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2015......
作者:谭爱春;田丹平;黄渊秀;高林;邓欣;李黎;何琼;陈田木;胡国清;吴静 刊期: 2014- 05
-
贵州省2014-2017年H7N9禽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2014-2017年贵州省H7N9禽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的分子特征和感染风险.方法对2014-2017年贵州省获取的18例确诊人感染H7N9病例和6份环境样本分离的H7N9病毒株的HA和NA基因进行扩增,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解析其变异和遗传进化.结果2014-2015年贵州省2株毒株与WHO推荐的A/Shanghai/2/2013和A/Anhui/1/2013疫苗株HA和NA基因的同源性高......
作者:万永虎;庄丽;郑勤妮;任丽娟;付琳;蒋维佳;唐光鹏;张德著;李世军 刊期: 2018- 11
-
37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股骨头坏死病程长、致残率高,给患者带来心理及经济负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本研究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2]对北京某医院收治的37名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心理健康调查,为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参考.1.对象与方法:调查对象选自2010年1-12月在北京某医院治疗的37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调查采用SCL-90,并由研究者发放问卷,缺失内容及时令被调查者补填后回收,有效回收率为100%.......
作者:李会秋;武亮;贾忠萍;张雪芬;胜利 刊期: 2012- 12
-
隐睾发生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隐睾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按统一的调查方法对99例隐睾及198例对照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应用SAS6.12软件对所调查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胎儿隐睾与母亲孕早期感冒伴发热(OR=9.37,95%CI:2.25~39.09),孕期发生先兆流产(OR=4.66,95%CI:2.02~10.74),孕期发生先兆子痫(OR......
作者:王金平;王滨有 刊期: 2002- 03
-
山西省神经管畸形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索山西省神经管畸形(NTDs)患儿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医院收集的病例组和对照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采集肘静脉血标本2ml,检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使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MTHFR基因及其他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山西省NTDs患儿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MTHFR基因677位点有3种基因型,即野生型CC、杂合突变型......
作者:王芳;杨艳芳;李佩珍 刊期: 2008- 08
-
肥胖疾病负担的研究现状
随着世界上许多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肥胖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高.过去肥胖在发达国家人数较多,而现在,肥胖人数在发展中国家亦明显地快速增长.全球目前有超过10亿的超重人口,其中至少3亿是肥胖,如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到2015年将有15亿肥胖人口[1].发展中国家将要面对肥胖带来的无法估量的慢性病负担.......
作者:翟屹;赵文华 刊期: 2007- 01
动态资讯More >
- 1 河南省驻马店市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抗体阳转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2 辽宁省大棚作业农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 3 山东省胶州市暗娼HIV、梅毒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 4 广州市家庭主厨人员对“集中屠宰,生鲜上市”措施接受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 5 塞拉利昂埃博拉病毒病疫情国际合作防控及对我国参与全球公共卫生行动的启示和借鉴
- 6 江苏省吕四港渔民艾滋病/性病高危行为流行病学研究
- 7 为流行病学事业奋斗终生:纪念我国著名流行病学家施侣元教授
- 8 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易感性的研究
- 9 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学校一起风疹暴发的调查
- 10 婴幼儿接种国产BRDⅡ株风疹疫苗后免疫持久性观察
- 11 吸毒人员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12 MSM人群HIV感染者病毒载量抽样调查缺失数据填补方法研究
- 13 广州市6~9岁儿童体脂率与不同肥胖指标关系的研究
- 14 城、郊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情况调查
- 15 登革热预警技术研究进展
- 16 京郊房山区1987~200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状况及预防接种效果分析
- 17 肥胖相关基因多态性对儿童期肥胖发生风险及持续状态的影响
- 18 武汉市空气污染与肺癌潜在减寿年数的关系
- 19 输卵管妊娠者输卵管组织生殖支原体检测研究
- 20 甘肃省2009-2013年肺结核发病的时空聚集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