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前身为1956年创刊的《流行病学杂志》,为流行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高级专业学术期刊。以从事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流行病 学科研与教学的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按照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集中报道国内流行病学领域内重要的科研成果,重视现场流行病学调 查和监测,展现与流行病学相关的实验室科研报告,报道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综合反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64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338/R
邮发代号: 2-7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6450
- 国内刊号:11-23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国的卫生防疫工作功业著于百姓
一、旧中国满目疮痍,传染病恣行无忌20世纪上半叶,中国疫病丛生,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肆虐,民不聊生.例如1900~1949年50年间全国累计发生鼠疫115.6万人,病死率高达89.0%;天花月月出现,年年流行,数年大流行一次,1933~1944年共有天花病人38万例,每年死亡数以万计;血吸虫病流行于12个省,病人1千多万例,受威胁人口1亿以上;全国患麻风者约50万例.上下5000年的中华历史,......
作者:王声湧;曾光;徐昌;张经坤 刊期: 2000- 02
-
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进展
19世纪末,人们发现在胃粘膜中存在一种螺旋形的微生物,以后虽有不少类似的报道,但均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报告了从人胃粘膜中分离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当时称之谓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pylori,Cp)],认为该菌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关.......
作者:陈晶晶 刊期: 2000- 02
-
我国50年来蚊虫防制研究概况
蚊类不仅吸血骚扰,而且是多种严重疾病的传播媒介,因而一直是医学昆虫防制的主要对象.但是,在建国以前,我国蚊虫研究多着重在种类和媒介调查,仅有的少数防制工作,也对蚊媒病防制未起明显作用.......
作者:陆宝麟 刊期: 2000- 02
-
中国防制麻疹的历史和现状
我国早在晋永嘉年代(约公元307年),僧人支法存已发现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而国外到9世纪才有所认识.但在特异性免疫预防问世前,除新生儿短时期受母传抗体保护外,人人易感,病后免疫较持久,因此,麻疹在世界各国无例外地均呈典型周期性流行;且由于易感者初次暴露几乎均表现为显性感染,发病率特别高,几乎与出生率相当.......
作者:吴霆 刊期: 2000- 02
-
陕西省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陕西省川崎病的实际发病情况、分布及流行病学现状.方法采用日本中国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组1998年东京会议制定的统一标准,对100张床位以上的二级甲等医院的150家儿科发出统一制定的流行病学调查表,选择1993年1月~1997年12月儿科住院的川崎病初诊患儿进行登记调查.结果调查表回收率70%,5年间共报告患者376例,男女之比1.61∶1;发病年龄以3岁以下为主,占69%;死亡率1%;发生心......
作者:焦富勇;杨丽芳;乔荆;李月华;张拓红;柳川洋;川崎富作 刊期: 2000- 02
-
医务人员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肝炎病毒感染现状.方法应用酶免疫测定(EIA)法和固相酶免疫测定(ELISA)法分别检测了140名医务人员血清中的HBsAg、抗-HBs、抗-HCV和HEV-IgG、HGV-IgG.结果医务人员HBsAg、HCV、HEV和HGV感染率分别为7.8%、1.4%、7.1%和7.1%,其4型肝炎病毒总感染率为23.5%;临床科组与非临床科组的总感染率分别为33.3%和12.3%,两组间差......
作者:卢国强;李雪宏;林海;乔立雄;卢红伟;赵桂珍 刊期: 2000- 02
-
婴幼儿接种国产BRDⅡ株风疹疫苗后免疫持久性观察
目的研究婴幼儿接种国产BRDⅡ株风疹减毒活疫苗后的免疫持久性.方法以血凝抑制(HI)抗体方法,选择城区既往无风疹感染和风疹疫苗免疫史的6~18月龄组婴幼儿,对其接种风疹疫苗1年和2年后的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在6、7、8、9、12和18月龄组初免获得成功的儿童中,接种风疹疫苗1年和2年后,各组HI抗体阳性率仍分别高达94.44%、97.22%、96.67%、100.00%、100.00%、100.......
作者:徐爱强;宋立志;王常银;王爱莲;许青;肖作奎;王少华;李漫时;郝淑珍;李震 刊期: 2000- 02
-
南方某部队野外驻训期间急性腹泻病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对野外驻训期间我军腹泻病的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对某部队野外驻训期间腹泻病发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方法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和判别分析.结果参训部队腹泻发病率较同期该地常年驻军显著增高(7.32%vs0.98%,P<0.05);干部发病率低于战士(0.99%vs8.20%,P<0.05);腹泻的发生贯穿整个非常时期,但高峰期常见于初期,此后逐渐趋于平稳,并可时有大小不等的散在暴发......
作者:白杨;聂军;陈清;王红;芮勇宇;李建栋;俞守义 刊期: 2000- 02
-
中国七日热型、澳洲型钩端螺旋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确定耕牛是否为七日热型、澳洲型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染源.方法自钩端螺旋体病患者血液及耕牛尿中分离出的12株七日热型、澳洲型钩端螺旋体野生株染色体DNA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酶切后,进行染色体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及16S+23SrRNA基因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自钩端螺旋体病患者血液及耕牛尿中分离的同一血清型的钩端螺旋体野生株的染色体DNA酶谱及核糖核酸型相同.血清型不同的钩端螺旋......
作者:时曼华;梁中兴;杜雪飞;蒋秀高;聂一新 刊期: 2000- 02
-
北京市1994~1998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通过对5年来北京市梅毒流行特征的分析,探讨导致梅毒发病大幅增加的因素,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近5年来北京市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年来北京市梅毒的发病率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387.68%,年平均发病专率3.81/10万.以早期梅毒为主,二期梅毒报病数高于一期梅毒.一期梅毒中男性报病数高于女性,而二期梅毒中女性报病数高于男性.梅毒患者的发病年龄集中在20~49......
作者:刘惠 刊期: 2000- 02
动态资讯
- 1 聚类分析对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分型的探讨
- 2 贵阳市中年知识分子身心健康及影响因素研究
- 3 山东省1999~200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和防治效果评价
- 4 中国土拉弗朗西斯菌holarctica亚种的遗传多样性
- 5 上海市社区高血压人群左室肥厚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 6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G894T变异与早发冠心病的关系
- 7 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人群接种费用支付意愿研究
- 8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 9 空肠弯曲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基因鉴定及其毒力相关基因分析
- 10 安徽省蚌埠市初中生体力活动现状及其与抑郁症状、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关联研究
- 11 苏州市1453名女性血清一氧化氮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
- 12 中国少数民族残疾人的现况调查
- 13 中国2010-2013年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及相关行为变化趋势分析
- 14 胆石症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 15 减盐防控高血压:中国人群的证据及应对策略建议
- 16 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7 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与报告及时性的研究
- 18 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流行特征及防护对策
- 19 MTHFR基因多态性及单体型与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毒性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 2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98-2008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变化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