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前身为1956年创刊的《流行病学杂志》,为流行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高级专业学术期刊。以从事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流行病 学科研与教学的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按照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集中报道国内流行病学领域内重要的科研成果,重视现场流行病学调 查和监测,展现与流行病学相关的实验室科研报告,报道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综合反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64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338/R
邮发代号: 2-7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6450
- 国内刊号:11-23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我国伤害预防与控制研究现况和展望
我国伤害研究工作始于80年代[1],星星之火,正形成燎原之势.90年代以来,各类伤害研究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
作者:王声湧;池桂波 刊期: 2000- 05
-
新中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研究的主要成就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hemorrhagicfever,EHF)是由鼠类携带和传播的一类急性传染病,包括流行性出血热(主要在亚洲)及流行性肾病(nephropathiaepidemica,NE)(在欧洲).在我国每年发病5~10万,占世界总发病数的90%以上.本病1931年首次发现于驻扎在我国东北北部的侵华日军中.......
作者:宋干 刊期: 2000- 05
-
我国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近50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突飞猛进发展,极大地提高和加深了人们对生命现象本质的认识.流行病学吸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不断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从分子或基因水平上,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因素,以及预防和控制疾病,从而为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新的起点,大大丰富了流行病学研究内容.......
作者:俞顺章;陈声林 刊期: 2000- 05
-
对中国东北林区森林脑炎防治研究的回顾
从1951年朝鲜战争停战谈判开始,新中国的建设速度逐渐加快,全国各地对木材的需求十分迫切.而东北大区是全国木材的重要供应基地,自然责无旁贷.东北历来的森林采伐习惯是林区附近的青壮年农民在秋收后迅速上山伐木,趁冰雪季节把木材运到车站或河边,于春节之前大批农民即结束工作,回乡休整、备耕,而留下少数工人装车或编木排,趁开江涨水,顺水流放木材.......
作者:尹德铭;刘瑞璋 刊期: 2000- 05
-
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hemorrhagicfever,EHF)发病的保护因素.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和分析有关的暴露因素.结果调查了185对病例和对照,在单因素χ2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室内鼠患、农活、外出、人均年收入和住房地面的材料均有统计学意义.在P<0.05显著水平下,室内鼠患、农活、外出、人均年收入和住房地面的logistic回归系数分别为1.3......
作者:阮玉华;柳炜;徐校平;翁寿清;周卫群;邓新清;顾惠心;朱智勇;徐志一 刊期: 2000- 05
-
北京地区流行性出血热SEO型汉坦病毒基因差异的研究
目的揭示北京地区啮齿类动物所携带的流行性出血热(EHF)汉坦病毒的基因型、毒株差异,追溯其传染来源.方法本研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技术及核苷酸序列测定方法对免疫荧光抗原阳性的标本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对5个阳性标本的300bp部分M基因组片段序列分析表明均为SEO型汉坦病毒;毒株核苷酸序列比较表明:与其他SEO型毒株同源性均达94%以上,而与其他HNT型毒株同源性均低于72%;......
作者:张秀春;周绍莲;王华;胡经畬;关增智;刘海林 刊期: 2000- 05
-
山东省艾滋病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了解山东省艾滋病的流行特征、感染来源及发展规律,为制定山东省艾滋病的防治目标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印迹试验(WB),对高危重点人群血液标本进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对抗-HIV阳性标本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重新采集血液标本核实感染者,并从防凝全血中分离单核细胞(PBMC),提取前病毒DNA,经多聚酶链反应扩增,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结......
作者:黄涛;刘传新;苏生利;傅继华;刘学真;康殿民 刊期: 2000- 05
-
208例麻疹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及几点经验教训
目的从临床工作者的视点探讨深圳1998年的麻疹较大流行的特点和临床特点.方法利用本院收治的208例麻疹的资料,分析比较4个年龄段中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患者的占有比、≤8月龄患儿的麻疹疫苗接种史和母亲麻疹史、>8月龄患者中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的麻疹疫苗接种史等.结果(1)>8月龄的外来人口107例中,未种麻疹疫苗者占79.4%;>8月龄的本地人口72例中,未种麻疹疫苗者占41.7%;(2)发病年龄高峰集......
作者:杨山麦;周方成 刊期: 2000- 05
-
流行性出血热三种单价灭活疫苗免疫后第5年预防效果
目的观察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hemorrhagicfever,EHF)沙鼠肾细胞Ⅰ型灭活疫苗(沙鼠苗)免疫后第5年、乳鼠脑纯化I型灭活疫苗(鼠脑苗)免疫后第4年和地鼠肾细胞Ⅱ型灭活疫苗(地鼠苗)免疫后第5年在EHF疫区试验人群中的安全性、血清学效果和预防效果.方法现场试验人群采用整群随机分组,分为疫苗接种组和对照组.实验室血清抗体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微量细胞病变中和试验(......
作者:陈化新;唐浏英;罗兆庄;张家驹;张遵宝;胡美娇;翁景清;柳炜;赵铁镪;刘文雪 刊期: 2000- 05
-
山西省肿瘤医院1989~1999年大肠癌手术病例特征及趋势分析
目的通过对山西省肿瘤医院90年代手术大肠癌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特点的分析,探讨本地区90年代大肠癌流行规律及变化趋势.方法统计1989~1999年在该院住院的大肠癌所有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11年共收治大肠癌3050例,其中手术2246例,占73.64%,男女之比为1.08∶1,男性略高于女性.1991~1994年住院人数变化不明显,但高于1989年和1990年.1995~1999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作者:詹建民;刘东博;王文渊;韩存芝 刊期: 2000- 05
动态资讯
- 1 广州地区2007年423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婴幼儿中人副流感病毒1~3型的研究
- 2 进一步重视我国老年痴呆流行病学研究
- 3 过度训练对精子的影响
- 4 饮食因素与尿石症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 5 还原叶酸载体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和唇腭裂关联的研究
- 6 育龄妇女贫血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 7 循证医学和循证保健 第六讲 自我评估和对循证医学的再认识
- 8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两种不同接种途径的安全性观察
- 9 中国HIV分子流行病学30年
- 10 根治术大肠癌预后因素和个体预后预测模型的研究
- 11 阳泉市道路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12 北京市2014年高血压患者不同血压控制措施及效果比较
- 13 外周血白细胞AOX1和IRF4基因甲基化与乳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 14 烧伤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16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 15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血源传播问题的探讨
- 16 BED-CEIA估计HIV-1新发感染的文献计量分析
- 17 利国利民的信息宝库: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 18 浙江省野生动物鼬獾狂犬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分析
- 19 肉联厂从业人员感染弓形虫的行为危险模式研究
- 20 如何撰写高质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论文第一讲遗传风险预测研究报告规范——GRIPS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