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前身为1956年创刊的《流行病学杂志》,为流行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高级专业学术期刊。以从事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流行病 学科研与教学的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按照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集中报道国内流行病学领域内重要的科研成果,重视现场流行病学调 查和监测,展现与流行病学相关的实验室科研报告,报道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综合反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64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338/R
邮发代号: 2-7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6450
- 国内刊号:11-23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石家庄市食品中李斯特菌污染状况调查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Lm)是一种人畜共患致病菌,可引起人类多种疾病并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暴发和流行,病死率高达35%~70%[1].WHO报道,4%~8%的水产品、5%~10%的奶及奶制品、30%以上的肉制品被Lm污染[2].为全面了解石家庄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中Lm污染的本底情况,我们于2005年8-10月对市场上销售的5类250份食品进行了监测.......
作者:韩秀兰;杜敏;李波;李丽萍 刊期: 2006- 04
-
中国西部贫困地区2002-2003年乡村医生处方分析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乡村医生对患者的诊治往往只有处方,并无详细病历,因此处方就成为患者就医的重要记录.我们通过分析处方,了解我国西部贫困地区乡村医生用药行为中存在的问题,为农村地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李洋;颜虹 刊期: 2006- 04
-
河南省2004年立克次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立克次体在我国的分布比较广泛.然而,立克次体在河南省的分布及流行情况还不清楚.因此,2004年我们根据河南省的地貌特点,选取有代表性的研究现场捕鼠,采集鼠血清.同时,收集来自河南省不同地区的发热患者血清应用微量免疫荧光的方法进行检测,以初步了解河南省立克次体的感染情况.......
作者:吴志伟;卫海燕;王海峰;聂宇涛;张爱梅;郝宗宇 刊期: 2006- 04
-
尿酸代谢异常与甘油三酯代谢异常的关系
国内外对代谢综合征的研究已达成共识,认为甘油三酯代谢异常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表现形式和基础代谢异常.而高尿酸血症是代谢综合征常常伴有的代谢异常.包括代谢综合征的提出者Reaven[1]在内的部分学者主张将高尿酸血症纳入代谢综合征.......
作者:赵兰江;赵冬 刊期: 2006- 04
-
唐山地区原发性高血压与Y染色体非重组区HindⅢ酶切位点多态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Y染色体非重组区HindⅢ酶切位点多态性与唐山地区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入选男性研究对象412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25例、正常对照人群187名.所有研究对象用常规方法提取白细胞DNA.采用多聚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方法检测Y染色体非重组区HindⅢ酶切位点多态性.结果对照组和原发性高血压组Y染色体HindⅢ酶切位点多态性各基因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
作者:李庆祥;袁慧;吴寿岭;慈维苹;李楠;郝冰;朱小玲;李洪芬;颜红兵;陈祚;刘国仗 刊期: 2006- 04
-
545名健康中老年人大动脉脉搏波速度的测定
目的了解健康中老年人各年龄段大动脉脉搏波速度(PWV)值与性别的关系以及随年龄变化的趋势.方法按照正常人标准筛选出正常健康人545名(男395名,女150名),年龄31~85岁,平均年龄(63.93±10.99)岁,采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Complior测定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结果健康人群大动脉PWV平均值为(11.62±2.97)m/s.40岁以上中老年男女PW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39岁......
作者:刘小宁;高海青;李保应;张志勉;高西美;米丰花;刘远萍;王敏;伊永亮 刊期: 2006- 04
-
棘阿米巴原虫对霍乱弧菌O139的生存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棘阿米巴原虫对霍乱弧菌O139的环境生存影响.方法采用共培养方法,通过染色和电镜超薄切片来观察霍乱弧菌O139在多噬棘阿米巴的滋养体和包囊内生存情况,经包囊传代及低温下生存耐受实验来观察阿米巴包囊能否提高霍乱弧菌O139的环境生存能力.结果与多噬棘阿米巴共培养8h后,霍乱弧菌O139就能进入阿米巴滋养体内并在空泡内增殖.霍乱弧菌O139可生存于胞浆空泡内和(或)包囊内壁间,经包囊传代培养能......
作者:李勤学;姜庆五;陈洪友;沈洁;陈政;邵月琴;谈家弟;李子华 刊期: 2006- 04
-
CYP17、CYP19、SULT1A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女性乳腺癌易感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雌激素代谢酶CYP17、CYP19、SULT1A1基因多态性与女性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及短臂重复多态性方法,检测213例乳腺癌患者和430名正常对照CYP17、CYP19、SULT1A1基因多态性分布;应用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单个基因、多个基因联合及雌激素暴露因素对乳腺癌的危险度.结果CYP17变异等位基因A2病例组的频率为49.8%,对......
作者:胡名柏;谢伟;熊斌;韩定芬;李雁;冯茂辉;周云峰 刊期: 2006- 04
-
杭州地区2000-2002年副溶血弧菌的分子分型研究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2000-2002年副溶血弧菌临床和环境分离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172株2000年和2002年从临床食物中毒患者和散发腹泻病例以及外环境(小水产品)中分离的副溶血弧菌菌株进行血清分型.对40株临床来源O3:K6型菌株及环境来源O3:KUT(K抗原未分型)型菌株,应用PCR技术进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基因(trh)的检测,并进行核糖体基因分型(r......
作者:张蔚;潘劲草;孟冬梅;陈坤 刊期: 2006- 04
-
从山东省家犬血液中分离出致病性巴尔通体--文森巴尔通体伯格霍夫亚种
目的调查家犬巴尔通体的带菌状况,分离培养并鉴定菌种.方法将采获的家犬血标本抗凝血接种于含5%去纤维兔血的脑心浸液培养基上,置于37℃含5%CO2培养箱中分离巴尔通体.然后挑选巴尔通体疑似菌落染色镜检,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在属分类水平鉴定巴尔通体,通过PCR产物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在分离菌株及与阳性对照菌株之间鉴别.选择16SrRNA、gltA和16S~23Sr......
作者:栗冬梅;孟凤霞;宋秀平;秦增军;杨小冉;吴海霞;任东升;刘起勇 刊期: 2006- 04
动态资讯
- 1 四川省1312名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 2 新疆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株S基因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 3 安徽省阜阳市10只可疑狂犬脑组织狂犬病病毒抗原检测分析
- 4 一起毒蜘蛛伤人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
- 5 2013年中国老年居民跌倒伤害流行状况分析
- 6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聚居地农村居民饮酒与农业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
- 7 logistic回归应用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
- 8 大蒜素和硒预防消化道肿瘤的远期效果观察
- 9 4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分子诊断方法的评估及其在监测中的应用
- 10 体育锻炼、睡眠和家庭作业时间与中小学生疑似近视的关系
- 11 心肌梗死病例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调查分析
- 12 中国季节性流感防控现状与挑战
- 13 北京市不同来源居民死亡数据库的一致性与及时性分析
- 14 引起HIV抗体不确定结果的非特异性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 15 碘盐预防碘缺乏病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 16 偏倚风险评估系列:(九)如何应用偏倚风险评估的结果
- 17 2010年湖北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行病学分析
- 18 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区域聚集性及危险因素的多水平模型分析
- 19 中国少数民族残疾人的现况调查
- 20 江苏农村结核病人有关结核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