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前身为1956年创刊的《流行病学杂志》,为流行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高级专业学术期刊。以从事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流行病 学科研与教学的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按照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集中报道国内流行病学领域内重要的科研成果,重视现场流行病学调 查和监测,展现与流行病学相关的实验室科研报告,报道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综合反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64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338/R
邮发代号: 2-7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6450
- 国内刊号:11-23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上海市成年社区人群主要心电图异常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评估上海市成年社区人群主要心电图异常(MA-ECG)患病率及其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07-2008年上海市20~74岁成人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横断面调查资料.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相关病史、家族病史、体格和实验室检查.调查对象检查静息12导联心电图,采用明尼苏达标准编码,并依据PoolingProject方案分为MA-ECG和非MA-ECG.结果共5364(男性2003......
作者:刘宇;侯旭宏;胡伟国;陆惠娟;马晓静;贾伟平 刊期: 2013- 05
-
浙江省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浙江省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患病率,为老年阿尔兹海默病(AD)早期发现和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对浙江省抽取的1211名≥60岁老年人进行筛查和问卷调查.结果浙江省老年人MCI患病率为20.7%,老年AD的患病率为4.5%.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性质、睡眠状况、婚姻状况、是否参加体育锻炼、是否吸烟饮酒......
作者:诸亚萍;陈梅芳;申变红 刊期: 2013- 05
-
上海市1997-2012年戊型肝炎流行特征和基因分型研究
目的系统分析1997-2012年上海市戊型肝炎(戊肝)的流行特征、血清学和基因分型特点.方法利用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采用ELISA检测社区健康人群戊肝病毒(HEV)-IgG抗体,计算标化阳性率;使用巢式RT-PCR、基因测序和GenBank数据构建上海市HEV基因数据库.结果16年间上海市戊肝以散发为主,发病率呈季节性和周期性,总体略呈下降趋势.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以30~65岁年中老......
作者:任宏;李燕婷;周欣;王晔;郑英杰;朱奕奕;陆一涵 刊期: 2013- 05
-
肠道病毒71型外壳蛋白VP1基因克隆、表达及活性鉴定
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是引起手足口病为常见肠道病毒,其中EV71是引起当前我国手足口病的病原优势株[1].目前临床对EV71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和早期诊断试剂是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经济有效地措施,为此进行以下相关研究.1.材料与方法:(1)材料:EV71/Henan/106/2009分离株(HQ998852.1)由......
作者:黄学勇;李幸乐;胡晓宁;杜燕华;许玉玲;卫海燕;陈豪敏;许汴利 刊期: 2013- 05
-
内蒙古地区2010年柯萨奇病毒A组16型VP1区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分析测定2010年自内蒙古地区分离的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毒株VP1区序列及其基因型,为研究内蒙古地区CoxA16的流行、进化、变异积累资料.1.材料与方法:(1)病毒株:来自2010年内蒙古地区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标本中分离的毒株A023/NMG/CHN/10(来源:呼和浩特市)、B003/NMG/CHN/10(来源:包头市)、B098/NMG/CHN/10(来源:包头市)、K06......
作者:海岩;王文瑞;郭卫东;李昕;武珊;李慧 刊期: 2013- 05
-
心脏手术患者医院内感染致病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调查心脏手术患者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心脏手术后发生医院内感染患者各种标本所分离的致病菌株,采用VITEK-Jr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鉴定细菌类别,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分离致病菌697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395株(56.7%),革兰阳性球菌239株(34.3%),真......
作者:党海明;宋跃;曹剑;吴立松;董然 刊期: 2013- 05
-
天津市2001-2009年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对冠心病死亡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目的了解天津市大气污染对居民冠心病死亡的影响.方法采用2001-2009年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居民全死因监测数据,同期气象和大气污染资料源自天津市气象局和环境监测中心.采用时间序列的泊松回归广义可加模型分析天津市每日大气污染与居民冠心病死亡危险度,同时控制气象因素、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以及人口数等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2001-2009年天津市冠心病粗死亡率为105.12/10万至167.0......
作者:王德征;江国虹;张辉;宋桂德;张颖 刊期: 2013- 05
-
浙江省2002-2010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病原体CA24v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目的分析2002-2010年浙江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暴发疫情病原柯萨奇病毒A组24型变种(CA24v)流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与遗传特性.方法选取浙江省不同年份的CA24v流行株,采用RT-PCR扩增基因序列,并与国内外流行株进行全基因组及VP1、3C区序列比较分析.结果浙江省2002年和2010年CA24v全序列为7456~7458bp,编码含2214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聚蛋白,2010年的Zh......
作者:李焕;徐昌平;严菊英;卢亦愚;金青青;冯燕;莫世华 刊期: 2013- 05
-
云南边境地区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NS基因进化分析
目的阐明云南边境地区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NS1、NS2基因变异特征及遗传进化关系.方法在云南边境地区采集境外家禽和野生鸟类棉拭子样品,经H5N1亚型特异性多重RT-PCR检测,阳性样品对病毒NS基因进行扩增,克隆至pMD18-T载体测序,获得NS1、NS2基因序列,并与已知参考毒株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自1240份样品中检出H5N1亚型阳性样品71份,阳性率为5.72%;30份代表......
作者:肖雪;张文东;段博芳;赵焕云;刘庆亮;胡挺松;邱薇;冯子良;郑颖 刊期: 2013- 05
-
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分离株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
目的对国内不同宿主来源的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分离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以初步建立中国非O157STEC菌株的基础数据库,了解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参照PulseNet非O157STEC的PFGE实验方法对76株非O157STEC分离株进行分析,并使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结果在PulseNet推荐的电泳参数和内切酶XbaⅠ情况下,菌株酶切片段分......
作者:金东;赵爱兰;白向宁;孟琼;于波;袁雪娇;熊衍文;侯雪新;李振军 刊期: 2013- 05
动态资讯
- 1 SIR模型在一起校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处理中的应用
- 2 山东省2010年7~18岁中小学生腰围和臀围发育状况调查
- 3 广西三城市7岁以下儿童β地中海贫血发生率及其基因突变类型的研究
- 4 血浆置换患者TT病毒感染的观察
- 5 上海市某街道外来流动人口生存质量的现况研究
- 6 中国2006-2007年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及其病原学特征分析
- 7 浙江省义乌市2016年新报告HIV/AIDS的HIV-1亚型和传播簇分析
- 8 父母双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研究
- 9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的Meta分析
- 10 重庆市大学生对自杀态度的调查
- 11 广州市2011年柯萨奇病毒A组6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 12 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肺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调查
- 13 2009年云南省柯萨奇病毒B5分离株A210/KM/09全基因序列分析
- 14 中国成年人睡眠时长、午睡与失眠症状的分布及关联研究
- 15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
- 16 沈阳农村60岁以上人群良性前列腺增生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 17 中国2014年HBsAg阻性母亲所生1~14岁儿童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18 血清IGF-1、IGFBP-3水平和大肠癌关系的Meta分析
- 19 手足口病重症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评估
- 20 多环芳烃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作用及其交互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