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前身为1956年创刊的《流行病学杂志》,为流行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高级专业学术期刊。以从事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流行病 学科研与教学的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按照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集中报道国内流行病学领域内重要的科研成果,重视现场流行病学调 查和监测,展现与流行病学相关的实验室科研报告,报道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综合反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64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338/R
邮发代号: 2-7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6450
- 国内刊号:11-23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我国超重/肥胖流行趋势及其对公共卫生的挑战
1.肥胖的定义和标准:学术界对机体脂肪过多或肥胖的利弊争论多年,直到198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专家委员会才达成共识,认为已有大量证据表明:肥胖对健康和长寿具有不良作用,其定义为机体以脂肪形式贮存过多的能量[1].1997年WHO也将肥胖明确定为一种疾病[2],并推荐其分类标准(WHO标准):BMI≥25kg/m2为超重、BMI≥30kg/m2为肥胖;男性WC≥102cm、女性WC≥88cm为中心......
作者:何耀 刊期: 2014- 04
-
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在我国艾滋病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自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1],截至2011年底,我国HIV/AIDS估计人数已达78万[2],艾滋病流行甚至改变了某些地区的人口学特征[3].观察性研究及干预性研究已部分验证了预防干预措施的有效性[4],但这类研究存在着费用昂贵、实施困难等问题.因此,采用传统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评价不同强度、不同干预措施对HIV/AIDS流行趋势的影响存在一定局限性.相比之下,传染病动力学模型能够通过......
作者:吴静;汪宁 刊期: 2014- 04
-
广州市社区人群流感抗体水平与人际接触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广州市社区人群流感抗体水平与人际接触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Google数码地图随机抽取广州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研究点,受检者接受问卷调查并抽取静脉血检测甲型流感(H3N2、H1Nl)抗体.结果(1)Google数码地图随机选取50个点中符合研究入选条件40个(856户家庭2801人)作为研究对象,实际参加1821人(65.0%),乡村和市区人群分别占77.3%(1407/1821)和22.7%......
作者:郭健安;江朝强;谭丽究;Justin Lessler;Jonathan M.Read;朱华晨;管轶;Derek AT.Cummings;S.Riley 刊期: 2014- 04
-
对国家卫生实验室网络规划及其建设的思考
实验室是具备一定条件且能进行实验活动的设施[1].国家卫生实验室包括国家、省(市)、县多级实验室.近年面对各种新发和再发传染性疾病、食品和环境污染、生化恐怖威胁等事件,各实验室认识到整合多领域、多级别实验室的资源,形成高效的实验室网络是应对各种新挑战的重要策略[2.3].通常网络由节点和连线构成,表示诸对象及其相互联系[4].实验室网络则是按既定的职责分工、遵循一定的管理体系、实现数据和资源共享的......
作者:李晶;刘波;王子军 刊期: 2014- 04
-
2010年我国≥60岁老年人超重/肥胖流行特征
目的了解我国≥60岁老年人超重/肥胖流行特征.方法利用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收集的相关信息,将项目中所有年龄≥60岁的19882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按性别及年龄、城乡、地区、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等分组分别计算BMI均值、百分位数、超重率和肥胖率.结果我国≥60岁老年人平均BMI为23.8±3.6kg/m2;超重率为32.1%,男、女性分别为31.0%和33.3%(x2=15.23,......
作者:张梅;姜勇;李镒冲;王丽敏;赵文华 刊期: 2014- 04
-
城市学龄儿童体力活动水平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儿童体力活动现状,分析其对超重/肥胖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抽取北京市某学校295名9~13岁学生并完成临床健康评估和计步器7d体力活动监测,同时使用问卷调查学校营养午餐食用情况、近半年体力活动情况及膳食习惯.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BMI、WHtR、体脂百分比(FMP)与体力活动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体力活动相关指标与超重/肥胖发生风险的关联.结果15.5%的男生和13.1......
作者:黄贵民;苏忠剑;刘军廷;闫银坤;孟玲慧;程红;米杰 刊期: 2014- 04
-
2004-2013年北京市学龄儿童肥胖及相关代谢异常的流行趋势
目的分析近10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肥胖及相关代谢异常流行趋势.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04-2013年3次现况调查,年龄7~17岁.2004年和2013年调查为一般人群,2007年调查为肥胖人群.3个人群均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及对肥胖儿童健康评估,项目包括血压、FPG和血脂四项(TC、TG、LDL-C、HDL-C)及黑棘皮症检测.其中2次调查还加测2项肝酶学指标(ALT、AST)和肝脏B超(检查脂肪肝)......
作者:闫银坤;侯冬青;段佳丽;赵小元;孙颖;黄贵民;苏忠剑;程红;孟玲慧 刊期: 2014- 04
-
2001-2010年北京城市社区老年人群体重变迁及其危险因素变化的研究
目的分析2001-2010年北京市城区老年人超重、肥胖率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方法分析数据来自课题组对北京市万寿路社区≥60岁老年人2001年(2277人)和2010年(2102人)进行的两次横断面调查.结果2001年男女性年龄调整BMI(kg/m2)均值分别为25.3(95%CI:25.1~25.5)和25.8(95%CI:25.5~25.9),2010年分别为25.0(95%CI:2......
作者:王义艳;何耀;姜斌;王建华;吴蕾;刘淼;杨姗姗;孙冬玲;李小鹰 刊期: 2014- 04
-
我国35~74岁成人肥胖发病率及其可控危险因素的前瞻性队列随访研究
目的了解我国成人肥胖的发病率,并探讨肥胖相关可控危险因素.方法以1998年中国心血管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和2000年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的27020名35~74岁成人的调查作为基线,进行平均7.9年的前瞻性随访,收集肥胖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指标;以BMI(kg/m2)24.0~27.9作为超重,≥28.0作为肥胖,分别计算超重和肥胖的发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性别、年龄......
作者:李建新;樊森;李莹;陈纪春;曹杰;黄建凤;赵连成;刘小清;俞玲 刊期: 2014- 04
-
我国中年人群超重/肥胖现况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中年人群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现状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状况.方法2009-2010年对全国12个研究人群各抽取35~64岁调查对象1000人,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实际入选11623人,终有效数据10340人.利用该资料计算我国中年人群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并分析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状况.肥胖的定义依据“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的标准.结果我国35~64岁中年......
作者:王增武;郝光;王馨;陈祚;张林峰;郭敏;田野;邵澜;朱曼璐 刊期: 2014- 04
动态资讯
- 1 母亲营养状况对子女早期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 2 进一步重视我国老年痴呆流行病学研究
- 3 烧伤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16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 4 湖北省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评价
- 5 恙虫病脑膜炎一例报告
- 6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
- 7 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换届会议暨流行病学学术会议纪要
- 8 如何撰写高质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论文第四讲 免疫基因组学研究报告规范——STREIS介绍
- 9 出生缺陷监测及其应用
- 10 我国西南部彝族聚居区HIV、HBV感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11 中老年人群中23价肺炎球菌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 12 贵阳市两城区居民传染病死因分析
- 13 陕西省活产单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14 艾滋病病毒长期不进展者、缓慢进展者、高危暴露者以及正常人群APOBEC3G mRNA水平的差异
- 15 中国2003年出生缺陷高发区和低发区重大体表畸形患病率监测
- 16 家庭内多人非性传播淋病分析
- 17 南京市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 18 流行病学知识问答
- 1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者不同性别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0 安徽省首次从灰麝鼩肾组织中分离出致病性钩端螺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