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前身为1956年创刊的《流行病学杂志》,为流行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高级专业学术期刊。以从事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流行病 学科研与教学的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按照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集中报道国内流行病学领域内重要的科研成果,重视现场流行病学调 查和监测,展现与流行病学相关的实验室科研报告,报道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综合反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64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338/R

邮发代号: 2-7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6450
  • 国内刊号:11-23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年第11期文章
  • 上海市2010-2014年确认和疑似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2010-2014年上海市确认或疑似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统计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上海市报告的确认或疑似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的调查报告.结果共报告80起聚集性疫情,报告病例总数为2399例,总罹患率为4.17%.聚集性疫情持续时间M=4.5d,疫情达到峰值时间M=2d.秋冬季疫情高发,10月至翌年2月共发生53起,占总例数的66.25%.发生在学校、幼儿......

    作者:黎健;潘浩;肖文佳;胡家瑜;袁政安 刊期: 2015- 11

  • 甘肃省2009-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时空扫描分析

    目的使用空间统计学的方法,分析甘肃省2009-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的时空分布特征,探索发病的时空聚集区.方法利用甘肃省2009-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数据,以区(县)水平计算其空间分布的全局、局部自相关系数,并分析时空分布特征.结果甘肃省2009-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存在空间相关性(P<0.001);局部G统计量分析显示热点区域主要分布于河西地区,冷点区域主要分布......

    作者:刘东鹏;孟蕾;苟发香;魏孔福;杨筱婷;刘新凤 刊期: 2015- 11

  • 河南省2012-2014年新报告HIV感染者中HCV抗体流行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河南省2012-2014年新报告HIV感染者中HCV抗体的流行情况.方法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对河南省2012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新报告的HIV感染者进行信息整理、HIV-1BED新发感染检测和HCV抗体检测.结果4267例新报告HIV感染者中HCV抗体阳性率为13.19%(563/4267),感染途径为注射吸毒者的HCV抗体阳性率高(77.27%),采血浆/输血、......

    作者:刘佳;樊盼英;薛秀娟;孙国清;刘春华;田随安;李洁;李宁;孙定勇 刊期: 2015- 11

  • 广东省2014年食源性副溶血弧菌病原学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2014年广东省食源性副溶血弧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别、抗生素敏感性、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以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对60株副溶血弧菌分离株进行血清分型、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及检测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相关溶血素基因(trh),并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MLST)分型.结果60株分离株可分为13个血清型,主要型别为O3:K6、O4:K8、O1:K36和O4:KUT;对氨苄西林......

    作者:李柏生;谭海玲;柯碧霞;何冬梅;柯昌文;张永慧 刊期: 2015- 11

  • 男男性行为者健康干预的手机应用软件研究进展

    MSM是一个行为学概念,指与另一男性发生口交或肛交等性行为的男性,主要为男同性恋者、男双性恋者、男变性欲者以及与男性发生性行为的男异性恋者[1],约占男性群体的2%~4%[2].该人群存在多性伴、性行为频繁、无保护性行为、药物与酒精滥用等现象[3-4],是HIV感染与传播的高危人群.2011年我国新发现的HIV/AIDS中,同性传播占29.4%[5],2014年10月新发现的HIV/AIDS中,同......

    作者:张爱迪;夏妙娟;刘艳;王潇;朱读伟;龙飞艳;严谨 刊期: 2015- 11

  • 跨性别女性HIV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跨性别人群(transgenders)是指自我性别认同、性别表现与出生时所具备的生理性别不同的人群[1],包括跨性别女性(male-to-female,MTF)和跨性别男性(female-to-male,FTM).其中,MTF基于自身性别认同来定义,是指生理性别为男性而其自我认同不是男性的人群,MTF不同于MSM,也不是MSM人群的一部分,MSM依据性取向来定义,而MTF性取向可以是异性恋、同性恋......

    作者:陈吴康;傅继华 刊期: 2015- 11

  • 后GWAS时代非综合征型唇腭裂致病基因的探索——从综合征型到非综合征型

    唇腭裂是一类常见的出生缺陷,活产儿的患病率约为1/700[1].患儿因口腔颌面部结构异常,致进食、语言、生长发育及心理健康均受影响.唇腭裂按解剖结构可分为单纯腭裂(cleftpalateonly,CPO)和唇裂合并或不合并腭裂(cleftlipwithorwithoutcleftpalate,CL/P),通常认为两者具有不同的病因.唇腭裂患病率存在种族和性别差异,亚洲人群患病率为1.52‰[2],......

    作者:刘冬静;王苹;王竹青;袁园;李静;王科;吴涛 刊期: 2015- 11

  •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血清磷、骨碱性磷酸酶、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动态变化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血清磷(P)、骨碱性磷酸酶(BALP)、25-羟基维生素D[25-(OH)D3]水平动态变化,为临床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的早期预防提供指导.方法选择入住烟台山医院新生儿科病房且符合入选标准的11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60例(病例组),足月产儿50例(对照组),分别于出生后1、4、12周空腹采取静脉血2ml,测定血清P、BALP、25-(OH)D3水平......

    作者:田越;吴海霞 刊期: 2015- 11

  • 基于模型的多因子降维方法在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中的应用

    目前研究表明包括癌症、心血管病等在内的多数复杂疾病,同时受到多个遗传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基因和环境因子在复杂疾病发展中的效应已成为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受关注的与疾病相关因子数目不断增加,在多因子交互分析中传统的logistic回归方法受到极大限制[1],而多因子降维法(MDR)可实现分析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目的,并在多项研究中得到应用[2].......

    作者:范伟;沈超;郭志荣 刊期: 2015- 11

  • 大型前瞻性人群队列研究进展

    队列研究是流行病学基本的观察性研究设计之一.当以检验病因假说为目的时,队列研究可以探讨有害暴露的致病作用,基于人群构建的队列(population-basedcohort)可以用来研究多种暴露因素和多种健康结局的关系[1],研究结果外推性好;这些都是优于随机临床试验的特点.队列研究中先因后果的时间顺序相对明确,受一些偏倚的影响小,证据强度更高,优于其他观察性研究设计.......

    作者:李立明;吕筠 刊期: 201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