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前身为1956年创刊的《流行病学杂志》,为流行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高级专业学术期刊。以从事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流行病 学科研与教学的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按照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集中报道国内流行病学领域内重要的科研成果,重视现场流行病学调 查和监测,展现与流行病学相关的实验室科研报告,报道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综合反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64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338/R

邮发代号: 2-7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6450
  • 国内刊号:11-23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年第12期文章
  • 微红纤恙螨研究现状

    恙螨是一大类节肢动物的统称,目前全球已知超过3000种,但其分类地位尚不统一[1-6].其中微红纤恙螨(Leptotrombidiumrubellum)是我国学者在1984年首先定名的一个恙螨种类[7].在1984年前,微红纤恙螨一直被认为是地里纤恙螨(Leptotrombidiumdeliense)的一个型,即甲型地里纤恙螨[7-9].之后,国内学者根据外部形态、染色体核型和带型、同工酶、杂交试......

    作者:林浩;郭宪国;董文鸽;范蓉 刊期: 2015- 12

  • 中国防治艾滋病30年主要成就与挑战

    自1985年首例艾滋病病例报告至今,艾滋病在我国流行已经整整30年.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艾滋病流行在传播方式、受害人群与波及地域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中国应对艾滋病流行的防治策略与措施,发生了从被疫情牵着鼻子走到主动出击、围剿歼灭的转变.本文回顾30年来,艾滋病在中国的流行变化,防治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作者:吴尊友 刊期: 2015- 12

  • 论流行病学研究变量的社会文化属性

    1.变量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地位:变量作为概念的一种类型,是对客观世界的分类和概括[1].“科学研究必须使用变量的语言,因为它需要精确描述现象和事物的状态,需要了解某一现象的变化如何与另一现象的变化相联系.由于变量具有明确性和可观测性,因此只有使用变量语言才能进行有效的经验研究[1].”在科学研究中,常常采用证实和证伪方法,基本过程:首先设立研究假设,根据假设搜集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对假设......

    作者:宋雷鸣;汪宁 刊期: 2015- 12

  • 耐多药结核病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居民耐多药结核病(MDR-TB)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及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与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中1990-2013年与MDR-TB发病危险因素有关的研究,同时手工检索相关资料.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所获文献进行筛选、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

    作者:蔡晓楠;张丹丹;严亚琼;谈迪心;许奕华 刊期: 2015- 12

  • 阿司匹林单独或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和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阿司匹林单独或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及短暂性缺血发作的疗效,以及出血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方法在CochraneLibrary、Medline、Embase以及WebofScience数据库(1998年1月1日至2015年4月1日)中检索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按照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效应及95%CI......

    作者:杨成;钱捷;唐迅;高培;胡永华 刊期: 2015- 12

  •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的Meta分析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Embase及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与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纳入2000年1月至2014年10月有关UC病因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Stata12.0软件......

    作者:罗瑞丽;霍丽娟;张婕;张倩楠 刊期: 2015- 12

  • 2008-2014年中国预防艾滋病经性传播干预措施落实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我国自2008年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建立以来,艾滋病经性传播高危人群的干预措施落实情况.方法收集2008-2014年MSM人群、暗娼人群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干预数据和哨点监测数据,采用历史资料的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干预工作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2008-2012年,MSM人群的月均干预人数和月均干预覆盖率分别从4.9万人和8.6%升至25.2万人和78.5%,暗娼人群月均干预人数和月......

    作者:董薇;周楚;葛琳;李东民;吴尊友;柔克明 刊期: 2015- 12

  • 2008-2014年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随访管理进展

    目的了解2008-2014年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随访管理工作进展.方法采用随访干预、CD4+T淋巴细胞(CD4)检测和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检测3个指标分析随访管理工作进展,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2008-2014年数据库,分析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全国HIV/AIDS的随访干预率由2008年的55.7%上升到2014年的94.7%,CD4检测率由2008年......

    作者:许娟;韩晶;汤后林;李健;毛宇嵘 刊期: 2015- 12

  • 2008-2014年中国艾滋病经异性性途径传播的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2008-2014年我国艾滋病经异性性途径传播的主要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揭示我国经异性性途径传播对未来艾滋病流行形势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2014年新发现并报告自述为经异性性传播的≥15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人口学、暴露史信息,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与异性性行为表现方式.结果2008-2014年共发现经异性性传播HIV/AIDS病例320889例,每年新发现经......

    作者:王丽艳;丁正伟;秦倩倩;蔡畅;郭巍;崔岩 刊期: 2015- 12

  • 2002-2014年中国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进展

    目的分析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实施12年来中国免费艾滋病治疗进展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和多次横断面调查分析,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治疗库中收集2002-2014年所有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者368449例,选取其治疗基线信息(开始治疗日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治疗药物方案)和随访信息[随访日期、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病毒载量、随访状态],分析治疗进展和效果.结果共368......

    作者:豆智慧;张福杰;赵燕;晋灿瑞;赵德才;甘秀敏;马烨 刊期: 2015- 12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