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前身为1956年创刊的《流行病学杂志》,为流行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高级专业学术期刊。以从事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流行病 学科研与教学的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按照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集中报道国内流行病学领域内重要的科研成果,重视现场流行病学调 查和监测,展现与流行病学相关的实验室科研报告,报道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综合反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64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338/R

邮发代号: 2-7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6450
  • 国内刊号:11-23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年第9期文章
  • 移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在埃博拉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第一代移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移动P3)是按照国标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标准设计建设,其主体由2台车载方舱组成.展开使用时,主、辅舱通过桥接形成“三区两缓”的整体结构,实现其高等级生物安全防护的功能.生物战、生物恐怖袭击以及自然原因所致疫情突发时,移动P3能够及时抵达现场,就地展开烈性病原体相关的实验室工作,弥补中心实验室与疫情现场距离过远、延误病原体分离检测时机的问题......

    作者:崔玉军;赵建军;贝祝春;张柯;童贻刚;孙业勤;房彤宇 刊期: 2015- 09

  • 塞拉利昂埃博拉病毒病应急反应组织指挥体系

    埃博拉病毒病原称为埃博拉出血热,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肌肉痛、头痛、呕吐、腹泻、皮疹,有些人在感染晚期会伴有出血[1].由于腹泻、呕吐和出血导致严重脱水,患者往往出现低血压症状,这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该病病死率很高,介于25%~90%之间,平均病死率约为50%,主要经体液(血液、乳汁、精液、呕吐物、排泄物等)传播,患者康复以后,血液中查不到病毒,但是精液中的病毒可存在6个月[2].埃博拉病......

    作者:童贻刚;李春晓;谭亚芳;何君;高波;房彤宇 刊期: 2015- 09

  • 塞拉利昂埃博拉病毒病疫情国际合作防控及对我国参与全球公共卫生行动的启示和借鉴

    2014年3月几内亚首次向WHO通报了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之后迅速扩散至毗邻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随后又继续蔓延至尼日利亚、马里乃至在西班牙、德国、美国、英国、印度等国家也发现病例.其中塞拉利昂在此次疫情中危害严重、持续时间久,并严重影响该国的经济发展.一、国际合作在塞拉利昂埃博拉病毒病疫情防控中的作用2014年8月8日WHO将此次埃博拉病毒病疫情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向全球发布了危机预警......

    作者:李春晓;童贻刚;姜涛;孙业勤;房彤宇 刊期: 2015- 09

  • 塞拉利昂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中13个国际检测实验室的比较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西非埃博拉疫情防控中,感染者的早期发现、实验室快速确认和及时隔离治疗是有效阻止埃博拉病毒病传播的关键环节.其中,实验室确认是开展疑似患者甄别与治疗以及后续疫情控制措施的基础.西非三国本身并无病原检测实验室,也缺乏相应的检测技术人员,国际援助的检测实验室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系统梳理国际援助塞拉利昂的各检测实验室情况,并与中国援塞移动实验室进行比较与分析,从而总结国外疫情应急检测的先进经......

    作者:姜涛;赵光宇;韩剑峰;辛文文;庄道民;谭亚芳;何君;高荣保;王宏 刊期: 2015-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