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前身为1956年创刊的《流行病学杂志》,为流行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高级专业学术期刊。以从事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流行病 学科研与教学的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按照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集中报道国内流行病学领域内重要的科研成果,重视现场流行病学调 查和监测,展现与流行病学相关的实验室科研报告,报道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综合反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首页>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6450
  • 国内刊号:11-23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7年第04期

北京市2006-2015年猩红热发病特征分析

吴双胜;马春娜;彭晓旻;张代涛;王全意;杨鹏

关键词:猩红热, A组链球菌, 描述性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 分析北京市2006-2015年猩红热发病趋势,并对高发年份发病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猩红热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和病例转归情况、猩红热、链球菌感染/扁桃体炎/咽峡炎(链感)的应急性病例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5年北京市报告猩红热病例27 987例,除2011年外,其他年份发病率介于7.04/10万~18.53/10万之间.2011年共报告病例6 152例,发病率为31.37/10万,较其他年份的平均水平显著上升,病例多发于夏季和冬季、城乡结合部,好发于儿童,常在儿童集聚的场所(幼托机构、学校)流行.2011年5-12月,对4 332例猩红热病例在发病3周后完成了随访,所有病例均痊愈或好转,未发现并发症,无死亡病例.2011年5-12月,36家哨点医院共报告猩红热病例2 725例,临床诊断的链感病例104013例,全部猩红热与链感病例数的比值为1∶38.17;猩红热病例和链感病例的周报告数之间的相关性较高(Pearson相关系数=0.729,P<0.001),推算2011年A组链球菌导致的链感病例数约为2.14万.结论 2011年北京市猩红热发病水平较往年显著上升,但三间分布特征未见明显变化,且预后较好;存在大量A组链球菌导致的链感病例,可能是猩红热重要的传染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