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前身为1956年创刊的《流行病学杂志》,为流行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高级专业学术期刊。以从事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流行病 学科研与教学的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按照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集中报道国内流行病学领域内重要的科研成果,重视现场流行病学调 查和监测,展现与流行病学相关的实验室科研报告,报道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综合反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首页>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6450
  • 国内刊号:11-23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年第06期

HBsAg阳性母亲HBeAg状态和分娩方式对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及交互作用

温海秀;张芳;王婷;王斌;王雪飞;许喜喜;付振东;郭健;张临瑞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 乙型肝炎E抗原, 分娩方式, 交互作用
摘要:目的 了解HBsAg阳性母亲HBeAg状态与分娩方式对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及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分娩的344对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及分娩情况等资料,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分别检测母亲及新生儿血清HBV标志物与HBV DNA,根据新生儿是否有HBV宫内传播分为病例组(42例)和对照组(302例).采用单因素x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母亲HBeAg状态和分娩方式对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及交互作用.结果 344例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率为12.21%(42/344),母亲HBeAg阳性和阴性两组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率分别为18.52%(30/162)和6.59%(12/182),阴道产和剖宫产两组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率分别为22.22%(34/153)和4.19%(8/19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e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发生HBV宫内传播的风险是HBeAg阴性母亲所生新生儿的3.003倍(OR=3.003,95%CI:1.368 ~ 6.593),分娩方式为阴道产时新生儿发生HBV宫内传播的风险是剖宫产的7.333倍(OR=7.333,95%CI:3.108~ 17.302).母亲HBeAg状态和分娩方式存在相加交互作用,其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交互作用归因比(AP)和交互作用指数(SI)分别为14.229(95%CI:-8.479~36.938)、0.587 (95%CI:0.271 ~ 0.903)和2.579 (95%CI:1.100 ~6.047),但不存在相乘交互作用(OR=1.084,95%CI:0.720~ 1.632).结论 母亲HBeAg阳性和阴道产可能是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的危险因素,母亲HBeAg状态与分娩方式存在相加交互作用.建议HBeAg阳性母亲行剖宫产的方式结束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