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前身为1956年创刊的《流行病学杂志》,为流行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高级专业学术期刊。以从事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流行病 学科研与教学的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按照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集中报道国内流行病学领域内重要的科研成果,重视现场流行病学调 查和监测,展现与流行病学相关的实验室科研报告,报道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综合反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6450
- 国内刊号:11-23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济南市4个区气温对非意外死亡及死因别死亡的影响
李萌萌;周脉耕;张霞;黄季夏;白莉;桑少伟;张济;刘起勇
关键词:气温, 非意外死亡, 死因别死亡,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摘要:目的:研究气温与济南市4个区居民日均非意外死亡的关系,探讨气温在不同滞后天数下对各死因别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济南市4个区(市中、槐荫、天桥、历下)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死亡资料,以及同期气温数据和空气污染指数(API)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控制长期趋势和季节效应以及其他混杂因素后,研究气温与非意外死亡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滞后天数时气温对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及部分亚类(高血压病、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的影响。结果济南市4个区气温与非意外死亡的暴露-反应曲线为“W”形;低温的滞后天数较长,累计效应可达1个月,高温的滞后天数较短,不超过5 d,且呈现出收获效应;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存在热效应,高温当天的RR值分别为1.12(95%CI:1.07~1.17)、1.06(95%CI:1.02~1.31)、1.08(95%CI:1.003~1.16)、1.10(95%CI:1.02~1.20)、1.13(95%CI:1.003~1.26),滞后期较短,泌尿系统疾病和高血压病在极高温时有较高的RR值,分别为2.30(95%CI:1.18~4.51)、1.65(95%CI:1.02~2.69);其中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均呈现出一定的冷效应,30 d滞后的累计效应分别为1.51(95%CI:1.42~1.60)、1.90(95%CI:1.64~2.20)、2.12(95%CI:1.67~2.69)、1.48(95%CI:1.08~2.03)、1.60(95%CI:1.46~1.75)、1.40(95%CI:1.26~1.55)、1.68(95%CI:1.45~1.95)。结论气温与济南市4个区居民的非意外死亡及各死因别死亡存在关系,温度过高或过低均是其危险因素,在高温或低温期间需针对敏感疾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