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前身为1956年创刊的《流行病学杂志》,为流行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高级专业学术期刊。以从事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流行病 学科研与教学的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按照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集中报道国内流行病学领域内重要的科研成果,重视现场流行病学调 查和监测,展现与流行病学相关的实验室科研报告,报道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综合反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首页>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6450
  • 国内刊号:11-23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年第09期

鲁甸地震特点与灾区卫生学评估

李洋;王声湧

关键词:地震, 卫生学评估, 灾区
摘要: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近年来我国发生的4次破坏性地震(大于里氏5级)均在西南山区:2008年“5·12”汶川8级地震(死亡69 227人),2010年“4·14”玉树7.1级地震(死亡2 046人),2013年“4·21”雅安7级地震(死亡181人)和2014年“8·3”鲁甸6.5级地震(死亡617人,失踪112人).鲁甸地震属典型的浅源地震,地表振动强烈.由于此次震级较大、震源浅、灾区人口密集,加之农村住房多以砖混和土木结构为主,抗震性能差,山区地质地形复杂,道路交通毁坏严重,救援人员、药械和车辆不能顺畅进入灾区等原因,导致伤亡严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