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前身为1956年创刊的《流行病学杂志》,为流行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高级专业学术期刊。以从事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流行病 学科研与教学的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按照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集中报道国内流行病学领域内重要的科研成果,重视现场流行病学调 查和监测,展现与流行病学相关的实验室科研报告,报道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综合反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首页>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6450
  • 国内刊号:11-23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年第08期

上海市1962-2011年霍乱弧菌表型特征及分子分型研究

屠丽红;陈敏;李伟;张曦;陈洪友;王文静

关键词:霍乱弧菌, 表型, 分子分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
摘要:目的 分析1962-2011年上海市霍乱弧菌的表型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改良K-B纸片法,对222株霍乱弧菌进行11种抗菌药物(头孢曲松、强力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丁胺卡那霉素、四环素、氯霉素、萘啶酸、氨苄西林、庆大霉素)敏感试验.以PCR检测霍乱毒素基因(ctxA)、小带联结毒素基因(zot)、辅助霍乱肠毒素基因(ace)、溶血素基因(hlyA)、毒素协调菌毛基因(tcpA)、外膜蛋白基因(ompU)和调控蛋白基因(toxR.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用BioNumerics软件分析电泳图谱.结果 222株霍乱弧菌经药物敏感试验分析显示,1962-1996年的菌株对多种药物敏感,2005-2011年的菌株对多种药物耐药.O139群耐药率明显高于O1群,O139群产毒株的耐药率比非产毒株高.毒力基因分析显示,1962-1996年霍乱患者来源菌株多为O1群产毒株,2005-2011年患者来源菌株多为O139群产毒株,水体来源菌株未检出ctxA基因,O1群水产来源菌株以hlyA+ toxR+ omp U+为主,占25.6%(11/43),O139群水产来源菌株以hlyA+ toxR+ompU+ctxA +ace +zot+ tcpA+为主,占76.1%(16/21).PFGE分析将222株菌分为121个PFGE型,O139群分为3个聚类,O1群分为5个聚类.结论 上海市霍乱弧菌随着时间推移表型及分子特征均发生了很大变化,耐药情况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