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前身为1956年创刊的《流行病学杂志》,为流行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高级专业学术期刊。以从事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流行病 学科研与教学的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按照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集中报道国内流行病学领域内重要的科研成果,重视现场流行病学调 查和监测,展现与流行病学相关的实验室科研报告,报道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综合反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6450
- 国内刊号:11-23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不同种类乙型肝炎重组疫苗诱导免疫应答特点比较
胡忠玉;何鹏;方鑫;邱少辉;梁争论;李河民;庄辉
关键词:乙型肝炎, 疫苗, 细胞因子, 酶联免疫斑点法, 斑点形成细胞, 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
摘要:目的 比较三种乙型肝炎重组疫苗(rHB)[乙型肝炎汉逊酵母重组疫苗(rHP)、酿酒酵母重组疫苗(rSC)和CHO重组疫苗(rCHO)]诱导小鼠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特点.方法 给3组小鼠(BALB/c,H-2d)分别皮下接种3种r}HB 3μg,于免疫后第4、7、10、14、25和35 d分离脾单个核细胞(MNC),应用酶联斑点法(ELISPOT)测定MNCs体外刺激后所产生的细胞因子IFN-γ、IL-2斑点形成细胞数(SFC).刺激物为多肽或HBsAg.同时测定免疫后不同时间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CTL)活性和小鼠血清抗-HBs水平.结果 应用ELISPOT法,不同种类rHB免疫小鼠后诱导分泌IFN-γ和IL-2峰值均为10-14 d;rHP诱导CTL活性(P=0.000<0.05)和分泌IFN-γ水平(P<0.05)均显著高于rCHO和rSC,且rHP于免疫后第10天诱导CTL杀伤率高(39.8%);rHP组诱导分泌IL-2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疫莆组(P<0.05),第7和14天时,rSC组诱导产生IL-2水平均显著高于rCHO组(第7天t=4.595,P=0.001<0.05;第14天t=5.721,P=0.000<0.05);免疫后第7天3种疫苗诱导细胞免疫应答强度依次为rHP强,rSC其次,rCHO弱;小鼠血清抗-HBs阳转率和抗体滴度随免疫时间而逐渐上升,第7天时rCHO组抗体显著高于rHP组(P=0.044<0.05),第14天时rCHO组抗体显著高于rHP组(P=0.009<0.05)和rSC组(P=0.012<0.05).结论 3种疫苗免疫小鼠的应答特点不同,酵母重组疫苗早期诱导细胞免疫应答优于rCHO;rCHO的优势是诱导产生抗-HBs早,且滴度较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