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前身为1956年创刊的《流行病学杂志》,为流行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高级专业学术期刊。以从事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流行病 学科研与教学的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按照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集中报道国内流行病学领域内重要的科研成果,重视现场流行病学调 查和监测,展现与流行病学相关的实验室科研报告,报道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综合反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6450
- 国内刊号:11-23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河南省45例未经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基因型耐药性检测与系统发生分析
杨坤;李敬云;鲍作义;李韩平;李林;庄道民;王哲;李宏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 序列分析, 基因型耐药性
摘要: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未经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基因耐药性突变发生的频率、类型和临床意义以及系统发生情况.方法采集河南省45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抗凝全血,分离血浆,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pol区蛋白酶基因全序列与逆转录酶基因部分序列并直接进行序列测定,提交Web站点http://hivdb.stanford.edu分析耐药性突变.用BioEdit和DNAClub软件以及登陆Web站点http://hiv-web.lanl.gov进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从36份血浆标本中扩增出pol区基因并进行了序列测定.蛋白酶基因耐药性主要突变的发生率是8.3%(3/36),突变的类型是D30A、V32A、G73C和V82A;次要突变的发生率是100%,突变的类型为L63PS(36/36)、I93L(35/36)、V77IL(34/36)、A71IVT(10/36)和D60E(2/36).逆转录酶基因耐药性突变的发生率是38.9%(14/36).通过对耐药性突变进行评分,并依据此分值解释其临床意义,提示蛋白酶耐药率为5.6%(2/36),逆转录酶耐药率为22.2%(8/36);另有1份标本对全部蛋白酶抑制剂、3份对部分逆转录酶抑制剂潜在低度耐药.系统发生分析显示36份标本的pol区基因与B.US.83.RF ACC M17451的亲缘关系为接近,且彼此之间具有高度同源性,推测此36份标本为同一感染来源,其耐药性突变的发生不是源于耐药株感染,而是病毒在体内进化的结果.结论河南省未经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多数对现有的抗病毒药物敏感,但抗病毒治疗必须遵守严格的程序并保持较好的依从性,否则极易导致耐药性毒株的流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