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前身为1956年创刊的《流行病学杂志》,为流行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高级专业学术期刊。以从事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流行病 学科研与教学的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按照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集中报道国内流行病学领域内重要的科研成果,重视现场流行病学调 查和监测,展现与流行病学相关的实验室科研报告,报道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综合反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首页>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6450
  • 国内刊号:11-23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第10期

副衣原体BN9株成堆裸露颗粒的发现及其形成机制探讨

李勤学;姜庆五;沈洁;李子华

关键词:副衣原体, 自由生活阿米巴, 电镜观察
摘要:目的探索副衣原体在棘阿米巴内的生长发育变化特征.方法采用阿米巴共培养技术,通过染色和电镜观察了解不同时期滋养体中副衣原体生长的形态变化.结果在电镜下,可见副衣原体BN9存在典型的二个生活形态:即网织体和原体,在滋养体内可形成成熟的吞噬内体,网织体在吞噬内体内以二分裂方式繁殖,然后发育成成熟的原体颗粒,吞噬内体中,可见原体与网织体并存;胞浆中可见较多的游离原体颗粒.在成熟囊胞中,胞浆内可见较多的游离原体颗粒.感染后期,观察到成堆的的圆形裸露的颗粒,有原体和网织体,而宿主阿米巴的细胞结构已被溶解,吉姆尼兹染色表现为蓝紫色.结论副衣原体在阿米巴内可形成吞噬内体,出现二个发育期:网织体期和原体期,可发生胞内释放,反复形成吞噬体而复制繁殖,终导致阿米巴滋养体裂解或溶解;轻度感染的滋养体可发生囊胞化,成熟囊胞的胞浆内可携带有感染能力的原体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