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前身为1956年创刊的《流行病学杂志》,为流行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高级专业学术期刊。以从事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流行病 学科研与教学的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按照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集中报道国内流行病学领域内重要的科研成果,重视现场流行病学调 查和监测,展现与流行病学相关的实验室科研报告,报道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综合反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首页>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6450
  • 国内刊号:11-23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年第02期

威隆气单胞菌引起严重腹泻一例

刘为真;史煜波;严枫枫

关键词:气单胞菌属, 专家系统, 脓血便, 细菌学鉴定, 腹泻患者, 丁胺卡那霉素, 大便培养, 自动微生物分析仪, 革兰氏阴性杆菌, 霍乱弧菌, 复方磺胺甲恶唑, 氧化酶, 阳性, 细菌性腹泻, 试验, 平板, 志贺氏菌属, 头孢氨噻肟, 沙门氏菌属, 革兰氏染色
摘要:到目前为止,威隆气单胞菌(A.veronii)引起人类肠道致病极为罕见。我院于1999年9月17日从1例严重腹泻患者的脓血便中分离出该菌。  1.病历简介:患者男性,30岁。当天出现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脓血便等症状;经大便镜检:红细胞(),白细胞();初诊为细菌性腹泻。  2.细菌学鉴定:将脓血便接种于血平板、麦康凯、SS培养基及碱性蛋白胨水增菌6~8 h后分离于4号琼脂平板35℃18 h培养。在4号平板上菌落生长快,大而纯,呈中心黑色,边缘无色菌落,并排除霍乱弧菌(埃尔托)。接种在6.5% NaCl中不生长。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杆菌;生化试验:触酶、氧化酶、动力试验阳性;分解蔗糖、甘露醇、葡萄糖(产气)、ONPG、水杨苷、七叶苷、吲哚、V-P、赖氨酸、鸟氨酸均为阳性;阿拉伯糖、肌醇、精氨酸双水解酶均为阴性;对O/129耐药。根据以上特征疑该菌为气单胞菌少见种,进一步用法国bioMerieux公司VI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的GNI+快卡,API细菌学的专家系统鉴定,4 h结果显示30种生化反应,并经专家系统认可为威隆气单胞菌,鉴定百分率为99%。经上述分析仪的GNS-NT药敏鉴定卡试验,并经专家系统认可,再加MH-KB法药敏补充,得出该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耐药,对头孢他啶中敏,对头孢氨噻肟、头孢噻酚、庆大霉素、奈啶酸、奈替米星、呋喃妥因、氟哌酸、妥布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特治星)敏感。据此给予丁胺卡那霉素等治疗,4 d后痊愈。  3.分析:威隆气单胞菌为气单胞菌属中的一种肠道致病菌新种。该患者是会议集体用餐所导致的40多例腹泻患者中为严重的一例,因其他患者未做大便培养,所以,威隆气单胞菌是否与本次由食物引起的集体散发性腹泻有密切关系,这一结论尚需进一步确诊。结果显示:对于医院做大便常规培养时,一般只做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及霍乱弧菌的鉴定是不够的,对于经氨苄青霉素久治不愈者和严重腹泻患者(特别是脓血便)的大便培养中,应注意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阳性的优势菌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