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前身为1956年创刊的《流行病学杂志》,为流行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高级专业学术期刊。以从事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流行病 学科研与教学的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按照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集中报道国内流行病学领域内重要的科研成果,重视现场流行病学调 查和监测,展现与流行病学相关的实验室科研报告,报道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综合反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首页>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6450
  • 国内刊号:11-23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年第02期

从顺昌县不同时期麻疹流行特征探讨控制麻疹的策略

陈淑香;黄孔华

关键词:顺昌县, 麻疹疑似病例, 流行特征分析, 加速控制麻疹, 平均发病率, 学龄前儿童, 计划免疫, 病死率, 预防接种, 急性弛缓性麻痹, 主动监测系统, 小学生, 及时率, 波动, 血清学监测, 报告发病率, 战略目标, 疫情报告, 学生为主, 适龄儿童
摘要:为加速控制麻疹,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麻疹发病率,对我县麻疹不同时期的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一、流行概况  麻疹疫苗(MV)接种前阶段(1950~1974年)发病率波动在0~1 425.67/10万之间,平均发病率为720.04/10万,平均病死率为2.01%。预防接种阶段(1975~1981年)发病率波动在21.54/10万~958.98/10万之间,平均发病率为321.64/10万,平均病死率为0.16%。计划免疫阶段(1982~1998年)发病率波动在1.66/10万~152.50/10万之间,平均发病率为31.54/10万,平均病死率为0.13%。  二、流行特点  在使用MV前,我县麻疹呈自然流行状态,每隔3~5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随着计划免疫的实施和冷链系统的建立,麻疹的发病显著下降,“八五”期间,麻疹发病率降到10/10万左右,其间年均报告发病率(17.34/10万)比实施计划免疫前的1974年(934.60/10万)下降98.14%。麻疹在我县有较固定的流行高峰季节,病例于12月份开始上升,流行高峰为3、4月份,5月份开始下降。  我县近9年(1990~1998年)麻疹发病年龄分布以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为主,<1岁的儿童发病占4.63%,5~9岁儿童占37.75%,是麻疹发病高危人群,1~15岁儿童麻疹发病占85.21%。表明麻疹防治的重点仍然是15岁以下人群,尤其是小学生,提示应该重视加强免疫。  三、控制策略探讨  我县开展MV接种后,麻疹发病逐年下降,但90年代平均发病率仍维持在10/10万以上,说明控制和管理工作不可放松。为了早日实现控制和消灭麻疹战略目标,提出几点建议:(1)提高疫情报告及时率。(2)消除免疫空白点,加强计划外儿童和流动儿童管理,提高初免覆盖率、及时率、成功率,作好适龄儿童的强化免疫接种。(3)开展麻疹监测,将此纳入急性弛缓性麻痹的主动监测系统中,对麻疹疑似病例应进行病例调查和血清学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