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前身为1956年创刊的《流行病学杂志》,为流行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高级专业学术期刊。以从事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流行病 学科研与教学的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按照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集中报道国内流行病学领域内重要的科研成果,重视现场流行病学调 查和监测,展现与流行病学相关的实验室科研报告,报道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综合反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64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338/R

邮发代号: 2-7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6450
  • 国内刊号:11-23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年第11期文章
  • 江苏省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了解江苏省不同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各亚型毒株的流行情况和传播规律.方法收集HIV感染者及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无菌采集HIV感染者或艾滋病(AIDS)患者抗凝全血标本5ml,提取前病毒DNA,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扩增膜蛋白基因的C2~V3区,进行序列测定,鉴定病毒亚型.用威斯康星GCG软件进行共享序列、基因离散率的计算和毒株的聚类分析.结果截止2001年底,江苏省已发......

    作者:羊海涛;邢辉;贾成梅;梁浩;徐晓琴;魏明;李雷;陈钊;邵一鸣 刊期: 2003- 11

  • 中国艾滋病病毒1型AE循环重组型毒株env基因的变异和进化分析

    目的研究中国艾滋病病毒1型(HIV-1)AE循环重组型(CRF01-AE)毒株env不同基因区序列变异的特点及其与进化压力的关系.方法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对从全国部分省收集来的HIV-1感染者血液样本中的HIV-1外膜蛋白(env)基因进行扩增和亚型鉴定后,选择34份CRF01-AE重组型HIV-1毒株env基因V3~V4区及其邻近区域的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和氨基酸变异分析,......

    作者:梁浩;邢辉;魏民;陈钊;关琪;黄海龙;全宇;陈健平;洪坤学;施侣元;邵一鸣 刊期: 2003- 11

  • 影响艾滋病病毒异性性传播有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了解中国中部地区艾滋病病毒(HIV)异性性传播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现况研究:在中国河南、河北等省农村寻找至少一方HIV阳性、有稳定婚姻、年龄20~50岁的夫妻,由专业研究人员对其进行访谈,并采集夫妻双方抗凝全血样本20ml,检测病毒载量、CD4/CD8细胞计数;(2)病例对照研究:以一方HIV阳性,通过性生活导致对方HIV感染的夫妻为病例,以一方HIV阳性、双方有正常的性生活,但对方......

    作者:李林;李敬云;鲍作义;刘思扬;庄道民;刘永健;冯福民 刊期: 2003- 11

  • 艾滋病相关肿瘤

    无论是先天性、医源性或者由于感染所导致的免疫缺陷都会增加某些肿瘤的危险度.早期探讨免疫系统在肿瘤的产生和增长中所起的作用是在医源性免疫缺陷的患者中进行的,这些患者由于移植器官后使用免疫抑制剂而导致免疫缺陷[1].......

    作者:钱汉竹;周郁;杨忠民 刊期: 2003- 11

  • 中国经血传播人群中艾滋病病毒-1与丙型肝炎病毒亚型分布研究

    目的了解中国部分地区静脉吸毒人群和不洁献血人群中艾滋病病毒-1(HIV-1)与丙型肝炎病毒(HCV)亚型分布的相关性及其流行模式.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HIV-1gag的p17区和env的C2V3区,HCV5'NCR区和E1/E2区,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采用ClustalW软件对所得序列进行基因树分析.结果共检测了239例HIV-1感染者,其中HCV阳性率为56.9%(136/23......

    作者:阴宁;梅珊;李莉;魏飞力;张林琦;曹韵贞 刊期: 2003- 11

  • 汉族人群RANTES基因多态性与艾滋病病毒-1感染关系的初步研究

    目的分析RANTES启动子和内含子等位基因在中国汉族健康人群和艾滋病病毒-1(HIV-1)感染者人群的分布特点.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和DNA测序法对中国汉族HIV-1感染者以及健康人群的538份血液样品的RANTES启动子-403、-28和300份样品的内含子In1.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汉族的健康人群-403、-28等位基因具有6个基因表型,AC/AC......

    作者:刘雪林;王福生;金磊;刘明旭;徐德忠 刊期: 2003- 11

  • 男同性恋人群基数估计方法的研究

    目的通过现场实施确定男同性恋人群规模估计的更为实用的方法.方法同时采用除数法、捕获-再捕获法和乘数法在10天内对某市9个男同性恋活动场所展开计数调查.结果除数法计数结果为877人;捕获-再捕获法获得3次计数结果,分别为1408人、1207人和949人,乘数法未获得适当数据.结论除数法易于操作,进展顺利,结果可信度较高,但花费较大;捕获-再捕获法用时短,花费低,3次结果可以相互印证,适于同性恋人群基......

    作者:栾荣生;曾刚;张大鹏;程峰;罗雷;吕繁;王斌;刘刚;梁伯衡 刊期: 2003- 11

  • 艾滋病高危人群基数估计及其方法

    艾滋病(AIDS)流行病学研究和监测是制定防治策略以及干预等工作的基础.自AIDS流行以来,通过病例报告、哨点监测、行为监测和流行病学研究,获得了较为丰富的资料,为制定的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但目前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各类高危人群的AIDS病毒(HIV)感染率、行为危险因素及分子流行病学等方面,很少涉及高危人群的基数的估计[1].......

    作者:吕繁;张大鹏;贺雄;龚向东;王斌 刊期: 200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