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前身为1956年创刊的《流行病学杂志》,为流行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高级专业学术期刊。以从事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流行病 学科研与教学的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按照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集中报道国内流行病学领域内重要的科研成果,重视现场流行病学调 查和监测,展现与流行病学相关的实验室科研报告,报道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综合反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64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338/R

邮发代号: 2-7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6450
  • 国内刊号:11-233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年第7期文章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介入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关系.方法纳入2010-2013年接受急诊PCI的232例STEMI患者,将患者分为无复流组(TIMI血流≤2级)和正常血流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预测无复流发生的佳切点值,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无复流的危险因素.数据分析使用SPSS1......

    作者:牛小伟;张益铭;贺生湸;陈德;燕东;姚亚丽 刊期: 2014- 07

  • 孕期胎儿饥荒暴露与成年后肝肾功能受损的关联研究

    目的评估生命早期暴露于饥荒对现时肝肾脏功能指标水平的影响,探讨肝肾功能体检指标是否可能作为评价宫内胎儿器官发育的生物标志物.方法整群抽取2011年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健康体检中心1957-1963年出生的体检者4252人.按照出生时间将研究对象分为3个组.即1957-1958年出生者983人为饥荒前暴露组;1959-1961年出生者1247人为饥荒暴露组;1962-1963年出生者2022人为饥荒......

    作者:李远碧;沈莹;叶逵;张丹;张颉;李李;赵奇红 刊期: 2014- 07

  • 中性粒细胞比率、血糖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中性粒细胞比率、血糖水平与其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以山东省4家医院的2265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病历档案,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人口统计学资料、生活方式、疾病史、家族史及实验室资料等.研究终点事件定义为患者出院评分NIHSS≥5或住院期间死亡.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中性粒细胞比率、血糖均正常组(NN/NG);中性粒细胞比率正常、血糖高组(NN/IG);中性粒细......

    作者:吴佳慧;张金涛;许锬;张欢;张永红;张绍艳 刊期: 2014- 07

  • 轨迹分析模型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对60名青少年4次脂肪发育数据的分析,介绍轨迹分析模型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结果显示,正常脂肪组、偏高脂肪组、超高脂肪组具有不同的发展趋势.轨迹分析模型在拟合异质性追踪数据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

    作者:冯国双;于石成;胡跃华 刊期: 2014- 07

  • 广州地区活禽市场休市措施对控制禽流感病毒污染效果的评价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5个活禽市场休市前后9轮外环境监测结果,评估休市措施对活禽市场禽流感病毒污染控制的成效及影响.方法2014年1月对5个第1轮环境监测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的活禽市场所有存栏活禽采取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全面清洗消毒和3d休市的应急措施,其后开展第2轮监测,复市1周内再进行第3~9轮监测.采用RT-PCR检测环境标本中A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进一步检测H5、H7、H9病毒亚型.结果......

    作者:刘慧;陈宗遒;肖新才;陆剑云;狄飚;李魁彪;汪慧;罗雷;杨智聪 刊期: 2014-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