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前身为1956年创刊的《流行病学杂志》,为流行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高级专业学术期刊。以从事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流行病 学科研与教学的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按照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集中报道国内流行病学领域内重要的科研成果,重视现场流行病学调 查和监测,展现与流行病学相关的实验室科研报告,报道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综合反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64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338/R
邮发代号: 2-7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6450
- 国内刊号:11-23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安徽省2株人感染H9N2流感病毒基因特征
目的分析2015年安徽省2株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毒分离株全基因组特征.方法对安徽省2015年4月和9月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先后发现并确诊的2例H9N2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及其病毒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使用Mega6.0等软件解析2株H9N2毒株全基因组特征.结果安徽省首次报道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毒病例,对病毒分离株分析显示,其HA和NA基因与中国2013年禽间流行的H9N2病毒高度同源,属于......
作者:何军;刘丽萍;侯赛;龚磊;吴家兵;胡万富;王建军 刊期: 2016- 05
-
浙江省电动自行车骑行者4种违法行为路边观测分析
目的了解浙江省电动自行车骑行者重点违法行为的发生情况,为开展有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7月在金华市开展为期4d的调查,其中采用仪器检测法测量电动自行车骑行者行驶速度,采用非参与式观察法针对电动自行车骑行者的逆向行驶、闯红灯、违规载人等违法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完成3448辆电动自行车的速度观测,平均车速为26km/h,87.06%的电动自行车车速超过15km/h,平均车速高的时间段为l0:0......
作者:赵鸣;俞敏;方乐;王浩;吴位新;黄国华;段蕾蕾;陈左霞;陈培发 刊期: 2016- 05
-
云南省部分地区注射吸毒者海洛因过量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云南省部分地区注射吸毒者(IDU)海洛因过量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于2015年7-8月对云南省红河州和德宏州的4个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和2个州强制戒毒所的IDU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毒品使用情况、过去1年海洛因过量情况以及近1次海洛因过量情况等.对过去1年发生过海洛因过量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340名IDU符合入选标准,......
作者:周洋;罗巍;曹晓斌;张波;吴尊友 刊期: 2016- 05
-
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我国成年男性双生子吸烟行为影响的分析
目的分析遗传和环境因素分别对成年男性吸烟、戒烟和开始吸烟年龄<20岁3个吸烟行为相关维度的影响.方法利用电子问卷面对面调查法获得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中9省/市的6458对25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双生子的吸烟行为相关信息,通过拟合结构方程模型,计算遗传和环境对吸烟相关行为的影响.结果成年男性双生子吸烟、戒烟以及开始吸烟年龄<20岁3个维度的佳模型均为ACE模型,其遗传度分别为0.26(0.19~0.34)......
作者:包竹青;余灿清;王碧琦;曹卫华;高文静;吕筠;王胜锋;逄增昌;丛黎明 刊期: 2016- 05
-
河南省新确证HIV感染者中HIV原发耐药状况研究
目的了解河南省新确证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中HIV耐药株的流行状况.方法收集河南省6个地区2013年1-6月和2014年1-6月新确证上报的HIV感染者的网络直报信息资料,并进行血样采集、基因型耐药检测和序列分析.结果624例患者中有45例患者被检测到耐药株,原发耐药率为7.21%,属中度流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女性的原发耐药率高于男性(x2=11.463,P=0.001),20岁以下病例的原......
作者:刘佳;许巍;何翠;燕晶;邢辉;薛秀娟;孙定勇;朱谦;王哲 刊期: 2016- 05
-
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发病关系的随访研究
目的探讨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和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两项研究分别于1998年和2000-2001年开展基线调查,并在2007-2008年开展统一的健康状况随访.共纳入13739名研究对象进入终分析,按照BMI将研究对象分成四组:低体重组(<18.5kg/m2)、正常体重组(18.5~23.9kg/m2)、超重组(24.0......
作者:冯宝玉;陈纪春;李莹;黄建凤;李建新;赵连成;曹杰;刘小清;黄辰 刊期: 2016- 05
-
小月龄婴儿母传麻疹抗体水平动态变化的纵向研究
目的研究小月龄婴儿母传麻疹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减少其感染麻疹病毒的免疫策略.方法采集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在广州市某妇幼保健院分娩的母亲及其新生儿出生时(0)、3、5和7月龄血清,采用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分析母传麻疹抗体水平.结果共纳入689名母亲及691名新生儿(其中双胞胎2对).母亲血清麻疹抗体浓度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13.8mIU/ml和81.6%,新生儿分别为732.......
作者:陆龙;曹毅敏;杨琼英;贺晴;董智强;狄飚;傅传喜;王鸣 刊期: 2016- 05
-
江苏某地区既往有偿献血人群HCV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索江苏某地区既往有偿献血人群HCV感染的流行状况,分析与HCV感染转归及HCVRNA载量相关的因素.方法对该地区50岁以上人群开展横断面研究,采用问卷方式收集研究对象信息,并对其进行肝脏B超检查及相关指标检查.应用EpiData和Stata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该地区1601名50岁以上人群中HCV感染率为22.55%,516名既往有偿献血人群HCV感染率为61.05%.多元逐......
作者:陈明珠;黄鹏;陈红波;姚轶男;彭志行;喻荣彬 刊期: 2016- 05
-
哈尔滨市定点治疗机构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概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和整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艾滋病定点治疗机构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243例患者相关信息,使用SAS9.2统计软件分析,Excel2010软件绘图.单因素分析使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比较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作者:赵鹏宇;于鑫;杨凯;冯世燕;王福祥;王滨有 刊期: 2016- 05
-
北京市自然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了解北京市自然人群乙型肝炎血清学感染状况,分析评价乙型肝炎综合防治效果.方法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在北京市范围内按照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l岁以上各年龄组自然人群,估算样本量5200人,调查内容包括采集静脉血检测HBV五项血清学指标,问卷调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实际调查6705人.乙型肝炎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以及HBV总感染率分别为2.74%......
作者:高培;王怀;陈维欣;孙燕妮;张卫;庞星火;贺雄;吴疆 刊期: 2016- 05
动态资讯
- 1 中国伤害的流行特征与研究进展
- 2 北京市某医院415例产妇分娩方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 3 山梨醇发酵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O157∶H-的特征与检测
- 4 儿童期不良经历与成年后慢性病的相关性研究
- 5 中国人群瘦素受体Gln223Arg、Pr01019Pro基因多态性与肥胖关联性的Meta分析
- 6 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和16S rRNA甲基化酶研究
- 7 上海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男性异性恋者亲密伴侣暴力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 8 河南省2009-2011年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分子分型与耐药研究
- 9 中国既往不安全有偿供血感染HIV者自然史双向性队列研究
- 10 青海省囊谦县人间肺鼠疫爆发的调查
- 11 遗传风险评分的原理与方法
- 12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时间和接种状况对预防HBV感染的影响
- 13 心肌梗死病例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调查分析
- 14 中国七城市部分企业应对流感大流行风险意识的调查
- 15 中国2011-2014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分析
- 16 中性粒细胞比率、血糖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
- 17 690例HIV+/AIDS首诊病例的临床特征及与免疫状态和病毒载量相关性研究
- 18 社区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健康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分子生物学特点
- 19 上海市徐汇区1999年居民死亡原因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 20 220例晚期癌患者居家多模式镇痛服务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