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前身为1956年创刊的《流行病学杂志》,为流行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高级专业学术期刊。以从事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流行病 学科研与教学的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按照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集中报道国内流行病学领域内重要的科研成果,重视现场流行病学调 查和监测,展现与流行病学相关的实验室科研报告,报道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综合反映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64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338/R
邮发代号: 2-7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连续多年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6450
- 国内刊号:11-2338/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国大陆第三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调查分析
目的对中国大陆第三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进行调查分析,为防控寨卡病毒病提供工作经验和参考依据.方法对中国大陆第三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诊疗和流行病学调查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6年2月19日,经中国CDC有关专家复核和专家会诊,我国义乌市确诊l例从斐济、萨摩亚旅游归来的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病例曾在萨摩亚有蚊虫叮咬史.病例2月14日发病,15日出疹,16日出现结膜炎,16......
作者:董选军;孙继民;楼莲青;朱志宏;朱列波;楼挺 刊期: 2016- 05
-
中国大陆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2016年2月9日中国大陆首例确诊寨卡病毒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寨卡病毒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中国大陆首例确诊寨卡病毒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临床观察病例同行者与接触者.采集病例血清、尿液等标本,应用荧光定量RT-PCR进行核酸检测.结果该病例确诊为寨卡病毒病,于第18病日解除隔离、痊愈出院.病例第10病日血清标本和第11~13病日尿液标本检测均为寨卡病毒核酸阳性.该病例系江西省赣县......
作者:廖勇;曾志笠;胡国良;杨健平;袁辉;李建华;张兴茂;黄仁发;刘晓青 刊期: 2016- 05
-
上海中心城区白纹伊蚊侵害状况及蚊媒传染病危险性分析
目的了解白纹伊蚊在上海中心城区的侵害状况,分析蚊媒传染病在上海城市环境的流行与传播风险.方法采用CO2法在上海城区绿地与居民区环境进行连续性成蚊观察,分析白纹伊蚊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趋势特点及新变化;对城区采集的白纹伊蚊样本进行核酸提取并测序,通过与疫区伊蚊进行序列比对,分析上海城区白纹伊蚊对相关蚊媒病毒的易感性及流行风险.结果白纹伊蚊是上海中心城区的优势蚊种,住区白纹伊蚊构成比(78.53%)高于......
作者:高强;熊成龙;周毅彬;曹晖;姜庆五 刊期: 2016- 05
动态资讯
- 1 中国4省市社区空巢和非空巢老人抑郁症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 2 白介素-10、干扰素-γ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
- 3 上海市2003-2012年疟疾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 4 静脉注射毒品人群中HIV、HBV和HCV感染的现况研究
- 5 多水平模型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6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中国大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空间分布及环境因素分析
- 7 运用半定量食物频率调查法评估拉萨农村藏族婴幼儿母亲的膳食结构
- 8 浙江省台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就诊者性行为及其网络特征研究
- 9 金昌队列基线人群脂肪肝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性研究
- 10 肺炎链球菌PCR分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 11 输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思路
- 12 死因监测整群抽样与不等概率抽样设计方案的比较
- 13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专家解读
- 14 1988-2005年甲3亚型流感流行株与疫苗株的HA1区差异探讨
- 15 中国肢体残疾人口预期寿命研究
- 16 影响艾滋病病毒异性性传播有关因素的研究
- 17 葡萄胎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18 上海市区胃癌发病的时间趋势和特点分析
- 19 广州市2004年流感病毒监测分析
- 20 不同家庭类型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家庭养育方式与人格特征